2011-07-06

書的N種讀法

幫我做臉的美容師有一個和Dizzy年紀差不多的小孩,每次做臉時,她都會和我交流育兒心得。差不多在Dizzy2歲左右,她問我:

"你的寶寶喜歡聽故事嗎?"
"很喜歡呀"
"也喜歡看書嗎?"
"也很喜歡呀"
"那我家寶寶怎麼一點都不喜歡呀?"

我問她如何唸故事給寶寶聽?如何讓寶寶看書的?她說就是講灰姑娘呀白雪公主呀,照著書上面的故事唸給寶寶聽呀!我說我從不照著書上的文字唸給Dizzy聽。

Dizzy的Omi(德語的ganny)第一次到上海來看我們的時候,從柏林帶了很多本硬紙板大開本的Wimmelbuch(一種無文字的全景大畫冊),通常一本Wimmelbuch會有一個主題,例如:春天、夏天、警察的工作、動物園、形狀、夜晚、農場、工地...等等,內容用具體而微,同時帶有多重情節與故事的方式畫出來。8,9個月開始,他就喜歡翻閱這些大畫冊,現在他2歲8個月了,還是經常對這些精美細膩的繪本很著迷。因為在他不同年齡階段,我們用不同方式引導他看這些書。

指指看:
最早的階段,我們只是指出圖畫中的物件,告訴他這是挖土機、救護車、櫻桃樹、冰淇淋車、大象...就像所有人教小孩學習語言那樣,直接指著生活中的各種物件告訴寶寶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接下來,就是換Dizzy自己來指指看的階段,因為他還不會說話,但是他知道什麼是什麼,所以我問他垃圾車在哪裡?小狗在哪裡?車站在哪裡?花園在哪裡?豬媽媽在哪裡?他便會仔細觀察仔細尋找我問的東西在哪裡,然後用手指指出來。

 唸唸看:
隨著語言能力的進步,原來用指的方式,變成用說的,我用手指出書中不同的東西問他這叫什麼?那叫什麼?很多在生活中看不見的物件(直昇機、牛奶車、刺蝟、向日葵、小丑、雪人、金字塔...),都可以透過這種方式讓Dizzy學習到新的名詞与概念。當他看見陌生的不了解的東西時,他便會自然而然指出來要我唸出來。

找找看:
當Dizzy認識了書中大部分的東西後,我會嘗試著說出幾樣東西而不用手去指出來,然後問他東西在哪裡?例如:頭上戴著草帽在散步的阿姨在哪裡?有一隻小貓躲在屋頂上你找得到嗎?水果攤前面有一個龐克頭哥哥在哪?

連連看:
如果書中出現了和現實生活或是另一本書相關的東西,我就問Dizzy我們家也有這樣的樹嗎?有這樣的烤箱嗎?有時鐘嗎?這本書跟那本書的推土機一樣嗎?他對於在不同脈絡中看到相同的東西,通常都很激動,他會大叫"一樣的!!!"他似乎在表達他掌握了知道了世界的某種共通性,我也會利用他的這種興奮作為一種驅動力,讓他把在書中看到的和生活中的事物聯繫在一起。

這些方法很容易可以交替運用,並且根據寶寶的發展相應地延伸成更多有彈性的閱讀方法,例如:當寶寶開始學習顏色/形狀/數字時,便可把閱讀集中在相關的概念上,請他數數看有多少個工人?找出哪些是圓形?當他開始可以用語言表達一個動作或描述一個情況時,就相對應的聯繫到書中的內容,問他這些工人在做什麼?公園裡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從Wimmelbuch的多種閱讀方法中了解到,其實每一本書不管有文字或沒有文字都可以用這種多元的方法和寶寶一起互動式閱讀,而且寶寶永遠不會對同一本書感到膩煩,因為每次都有一種新鮮的讀法或玩法,寶寶也會創造他自己的方式去閱讀。

Dizzy最新的發明是把書打開倒立著,當作他的火車隧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