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找到了一個遠在黑龍江望奎縣種植有機稻米的農民,向他買了一些自家種的白米、糙米、茄子乾、馬鈴薯粉條。在這之前,我向幾個在浙江莫干山腳下,耕種有機稻米的年輕人買米,由於他們耕種面積不大,產量不多,無法長期向他們訂購,才又找到了黑龍江的農民。這兩次的經驗讓我對於消費這件事,有了全新的體會。
說真的,如果不是因為自己有了小孩,開始對食品安全有很高的顧慮,我依然是個被決定的消費者,被決定著我的選擇權,被決定著對自己的消費沒有太多的知情權。
這是很典型的當代消費者縮影:平常的日子,到普通超市及便利商店購物,週末,去量販店購物;不管哪種型態的商店,有一切你以為可多元選擇的商品,但事實上,有時候太多的選擇就是逼著你無法選擇,太多選擇就是讓你放棄選擇,還有,我們對於放在貨架上的商品是如此的信任,一點也不懷疑有任何問題。
我的意思是,好像我們從沒想過:也許,真正符合我們需要的東西並不在貨架上,而是在某個淳樸農民的田野中;也許,商品標示上那些令人眼花撩亂看不明白的成分標示,根本是威脅我們健康的兇手,但我們還開心地帶回家吃下肚。
但網路可以改變這一切,改變我們習以為常的消費流程和消費意識。當然,這很煩,真的不是普通的煩,因為你要不斷搜尋/連結/再搜尋/再連結...不過,如果你是一個媽媽,或是爸爸,也許就不那麼煩。
一開始,是我這個媽媽被超市中賣的有機米品質與價格的不成比例感到深深被冒犯,於是網路成了我唯一的出路。
經過不斷搜尋和連結,我真的找到了品質和價格都令人滿意的結果;你可以反問我,難道那些自稱遠在黑龍江的農民不是假的?那些米又怎麼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機種植的?我的回答是:網路的好處是,你可以透過即時通訊和對方對話,你可以從農民字裡行間的談吐知道他的秉性,他的純良,他的豪爽,他對於自己所作的事情的自信和驕傲;這點是任何現代商品精美包裝的廣告文案裝不來的。無論是莫干山腳下種米的年輕人,或是黑龍江的農民都給我同樣的真實和誠信感覺。
這是一種多麼利已又利人的消費方式,誠實努力的農民得到實質回饋,不必被中間商剝削,消費者也得到實質利益,不必把錢付給廣告行銷和房東,惟一的缺點大概只有,這件事情有點煩,不是那麼方便,如果生活中的每件東西都要這樣消費,那真的會瘋掉,我還是回到這個觀點:我不打算瘋掉,但是作為一個媽媽,我願意儘可能這樣做!
2011-07-28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