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大塚勇三 圖/赤羽末吉 |
馬頭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民族樂器,音色雄浑,悠遠 質樸,聽上去跟大提琴類似,但更帶有一絲絲蒼涼,很能反映草原遊牧民族天蒼蒼野茫茫的生存感。
在講《馬頭琴》故事前,我告訴Dizzy在中國北方有一個蒙古大草原,那是跟我們住的環境很不同的地方,蒙古草原上住的是蒙古人,因為他們養了很多牛和羊,為了讓牛和羊有足夠的草可以吃,蒙古人住在像帳棚的蒙古包中,不像我們住的房子是鋼筋水泥,不能搬不能動,蒙古包很方便,可以很容易搬到不同地方。Dizzy問我,"媽媽,蒙古包裡面有什麼呀?"我說"有床,有地毯,有門,有火爐,可以坐也可以站,可以吃飯睡覺唱歌,在裡面想做什麼都可以呀!"
如同書名,《馬頭琴》就是關於馬頭琴由來的故事。故事其實頗為悲傷:少年蘇活撿到了一匹被遺棄在草原的小白馬,在他悉心照料下,小白馬漸長成一匹健碩善跑的神風之馬。蘇活帶著白馬去參加蒙古王爺的騎馬比賽,並且贏得第一,卻因為貧寒的身世被王爺痛打還被奪去愛馬。一日,王爺想在眾人面前炫燿這匹白馬,結果被白馬摔落,白馬乘機脫逃,卻被王爺的侍衞射成重傷,白馬忍痛奔回草原尋主,最終不治死亡;白馬到蘇活的夢中告訴他,用它的筋骨皮毛作成馬頭琴,如此,他們便可以永遠在一起...
聽完故事,Dizzy又跟我double confirm了幾遍,"蒙古包像帳棚一樣可以搬來搬去,我們住的房子不能動!"其實這也是我買這本書的用意,我想用這本書告訴他,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人,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過了不久,我和他在玩另一個遊戲,遊戲中我問他,"那你想要去哪裡呢?",他說"我想去蒙古草原找蘇活騎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