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湯瑪士小火車大概是所有男孩和小男孩的夢幻名車,對於Dizzy也不例外,自從有一次我帶他到朋友家玩,他看見朋友小孩的湯瑪士軌道拼裝玩具後,就喜歡上這輛可愛的小火車了!有時候,他會對我說"媽媽,Tayusa的湯瑪士有山洞耶",我知道山洞隧道都是他不可抗拒的事物,更何況還有小火車可以自動穿過。
雖然他年紀還小,還不至於一天到晚吵著我要買湯瑪士,反而是老公經常在我耳邊碎碎唸,要我快點上網買回家!
湯瑪士來了以後,跟Dizzy比起來,我覺得自己跟老公還有保母更加著迷,也許是因為拼裝那些軌道需要一些技巧,Dizzy只能拼其中的一些軌道,加上火車又是自動的,久而久之好像就比較沒有參與感。又或者是我們這些大人都有玩具匱乏的童年,需要某種補償;總之,湯瑪士似乎對我們大人的意義高過于Dizzy。這也證實了某些育兒理論對於玩具的看法:玩具越簡單越能啟發小孩的想像力,因為小孩可以用自己的天馬行空,去填空那些不足之處。相反的,玩具越精緻越仿真,反而剝奪了孩子的想像。
有天臨睡前,我和Dizzy躺在床上,我唱歌給他聽,照例,要給他歌單選擇,我說了一堆平常經常唱的那些歌,他一概說不要,突然我想到"丟丟銅仔"這首台灣民謠。
我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沒唱過這首歌了,10年?20年?當我唱了第一句"火車行到伊都阿麼伊都丟,哎喲磅空內..."Dizzy就說"媽媽,唱大聲一點",我知道那表示他對這首歌感興趣,於是我又接著把歌唱完,一唱完,他立刻點歌要我再唱,不知他encore了幾遍,可能有10次以上,然後他開始問我"火車","磅空","滴落來"...是什麼意思?!
老實說,我從未好好想過這首歌的歌詞,便一個詞一個詞解釋給他聽, 而那些無法解釋的“伊都阿摸依都丟”我就索性跳過去,至少我知道那些很像外星人發音的虛詞讓他對台語的發音感到好玩 !
接下來幾天,我不斷重複這首歌,連我們一起躲在棉被裡,他也會說那是“磅空”!然後我又順著他對這首歌的喜愛,編了一個關於宜蘭的故事給他聽:從前從前,有一列小火車叫宜蘭,他是湯瑪士的好朋友,不過宜蘭住在宜蘭,宜蘭想要到山的另外一邊去,那裡有個地方叫基隆,因為基隆經常下雨,所以山洞也滴著水,每次宜蘭要穿過山洞到基隆時,它就會唱著這首“丟丟銅仔”。
10年後,20年後不知道Dizzy會記得全球化的湯瑪士小火車 ?還是本土化的丟丟銅仔(在上海聽媽媽說不輪轉的台語,能算某種程度的本土化嗎?),以及我瞎編的故事?
2011-10-13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